05 1 月 2022 20220101工商時報/財經-第三代「台歐醫療器材技術合作方案(TCP III)」1日起正式施行 第三代「台歐醫療器材技術合作方案(TCP III)」1日起正式施行 為有效管理國內外醫療器材製造業者,並充分共享國際稽查資源,國內經食品藥物管理署認可之4家醫療器材查核機構「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」、「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」、「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」及「財團法人金屬工
18 11 月 2021 20211117健康醫療網/快訊-穿戴式裝置正夯 你用的屬醫療器材嗎? 穿戴式裝置正夯 你用的屬醫療器材嗎? 近年來臺灣的資通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,搭載健康促進軟體也廣泛應用在穿戴式裝置!然而,新產品推陳出新,有些功能已涉及醫療器材管理範疇,因此,食藥署已發布「醫用軟體分類分級參考指引」,教消費者聰明選擇正確的產品。 近年來臺灣的資通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,搭載健康促進軟體也
22 10 月 2021 20211022HEHO/健康-手術選擇健保、自費醫材正確觀念有這些!醫籲:最重要的是醫病共享決策 手術選擇健保、自費醫材正確觀念有這些!醫籲:最重要的是醫病共享決策 台灣的醫療品質卓越,C/P值高,尤其在疫情下全世界都看得到健保帶來的效益。但健保不可能包山包海,當民眾需要進手術治療時,常會面臨到「究竟要用健保特材就好,還是需要加價使用自費醫材?」的問題。臨床醫師坦言:「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選項的
08 9 月 2021 20210907風傳媒/健康-一次性醫療器材重處理草案已上路 攸關人民健康,民眾知的權益應如何維護? 一次性醫療器材重處理草案已上路 攸關人民健康,民眾知的權益應如何維護? 2019年爆出醫療院所發生一次性醫材違法重處理的問題,而衛福部在今年(2021年)起,開放各大醫療院所提出申請,像是手術常會使用的一次性醫療器材,如:內視鏡手術器械、縫合器、能量器械等,都可能會重新消毒後,再提供給下一名患者使用
23 8 月 2021 20210812關鍵評論網/健康-單次使用醫材重處理法規鬆綁!消毒難把關、藏安全性隱憂,恐衝擊台灣醫療市場 單次使用醫材重處理法規鬆綁!消毒難把關、藏安全性隱憂,恐衝擊台灣醫療市場 到底什麼是「重處理仿單標示單次使用之醫療器材」呢?在討論前,我們先來瞭解什麼是「仿單標示單次使用的醫療器材」。 依照仿單規定:標示單次使用的醫療器材,泛指經開封、使用一次就須丟棄 根據108年醫事機構現況與服務量統計顯示,全台
29 7 月 2021 20210729DIGITIMES/智慧醫療-台灣智慧醫療發展 張鴻仁:創造敢於做夢的價值! 台灣智慧醫療發展 張鴻仁:創造敢於做夢的價值! 作者蔡騰輝 陪伴逐漸老化的全球人口每日生活,台灣要發展創新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科技,必須找到更多資金和建立勇於做夢的生態圈。iStock 智慧醫療創業家們不斷提供創新價值,在既有流程中融入許多設計巧思,在推出驚艷醫療人員解決方案的同時,也令身體不適民眾感
29 7 月 2021 20210726中央社/產經-進口自用口罩未逾250片 27日起免申請輸入許可 進口自用口罩未逾250片 27日起免申請輸入許可 (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6日電)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天表示,為方便民眾進口所需口罩,明天起從國外進口未超過250片,只要在進口報單「輸入許可文件號碼」欄位填列免許可專用代碼FT999999999998,不用再向貿易局申請輸入許可。 貿易局進一步說明,
13 7 月 2021 20210712DIGITIMES/智慧醫療-創新醫材申請健保給付的機會與挑戰 【張維哲專欄】創新醫材申請健保給付的機會與挑戰 作者張維哲 手術過程使用的許多耗材與特殊材料的開發及付費機制都不同,創業者在開發前也必須先了解未來的給付規則,才能降低企業營運風險。 近年來國內生醫創業風氣旺盛,創新醫療器材相較於新藥開發屬於門檻較低之創業題目,也因此許多產學研團隊積極投入研發,但在產